?在選擇
煤質顆粒活性炭的原材料時,需重點關注原煤灰分、含碳量、粘結性、雜質含量以及原料穩(wěn)定性,具體分析如下:
?

1. 原煤灰分:直接影響活性炭品質
灰分的影響:原煤中的灰分(礦物質)在活性炭制造過程中無法揮發(fā)或參與反應,zui終殘留于成品中?;曳趾窟^高會導致活性炭結構疏松、強度下降,并顯著降低吸附性能。
選擇標準:
優(yōu)質活性炭要求原料煤灰分低,一般需控制在 0.8%~10% 范圍內。
高質量活性炭的原料煤灰分通常不超過 4%~5%。
國外企業(yè)常選用浮選精煤,灰分在 2%~6% 之間,成品灰分可控制在 10% 以下。
2. 含碳量:決定吸附性能的核心指標
含碳量的重要性: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主要發(fā)生在碳結晶體形成的孔隙表面,含碳量越高,吸附性能越強。
選擇標準:
植物類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含碳量一般為 90%~95%。
優(yōu)質煤質活性炭成品含碳量需達到 90% 左右,zui低不低于 80%。
優(yōu)化方向:通過浮選、洗選等工藝降低原煤灰分,提高含碳量。
3. 粘結性:影響成型工藝與產(chǎn)品強度
粘結性的作用:煤質原料通常無粘結性或粘結性弱(如無煙煤、弱粘煤、褐煤),需添加粘結劑壓制成型。
選擇標準:
粘結劑需具備強粘結能力,同時盡量減少對孔隙結構的堵塞。
常用粘結劑:煤焦油(瀝青含量高,粘結力強)、淀粉、木焦油等。
4. 雜質含量:避免二次污染與性能下降
雜質的影響:原煤中的硫、磷、重金屬等雜質會降低活性炭的化學穩(wěn)定性,甚至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。
選擇標準:
優(yōu)先選擇雜質含量低的原煤,或通過洗選、浮選等工藝去除雜質。
對食品、醫(yī)藥等高標準領域,需進一步酸洗、水洗以降低灰分和鐵鹽含量。
5. 原料穩(wěn)定性:保障生產(chǎn)連續(xù)性與產(chǎn)品質量
穩(wěn)定性的重要性:原料質量波動會導致活性炭性能不穩(wěn)定,影響下游應用效果。
選擇標準:
與大型煤礦或穩(wěn)定供應商合作,確保原煤質量一致。
建立原料檢測機制,對每批原煤的灰分、含碳量、粘結性等指標進行嚴格把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