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煤質顆?;钚蕴坑脙?yōu)質無煙煤和焦油為原料,采用先進工藝加工精制而成。外觀為黑色柱狀顆粒。有孔隙率發(fā)達、比表面積大、吸附力強、機械強度高、易反復再生、造價低等特點。廣泛用于有毒氣體凈化、廢氣處理、工業(yè)和生活用水的凈化處理、溶劑回收等方面。
煤質顆?;钚蕴繌S家在判斷煤質顆?;钚蕴抠|量好壞可從物理性質、吸附性能、生產工藝及應用效果等多維度分析,以下是具體方法及標準:
?

一、物理性質檢測:直觀判斷基礎指標
外觀與顆粒均勻度
觀察外觀:優(yōu)質煤質顆?;钚蕴勘砻鎽獰o明顯雜質、結塊,顆粒飽滿且無碎渣。若表面粗糙、顆粒大小差異大,可能是加工工藝不足。
顆粒均勻度:通過篩分法檢測,顆粒尺寸應符合標稱規(guī)格(如 1-2mm、4-8 目等),均勻度越高,使用時床層阻力越小,吸附效率更穩(wěn)定。
堆積密度與強度
堆積密度:指單位體積活性炭的質量,通常優(yōu)質煤質活性炭堆積密度為 0.45-0.55g/cm3。密度過低可能導致運輸中破碎,過高則可能影響孔隙發(fā)育。
機械強度:通過耐磨強度測試(如震蕩或碾壓),優(yōu)質活性炭破碎率應≤5%,若顆粒易碎裂,使用中會產生粉塵,堵塞設備或影響吸附效果。
二、吸附性能測試:核心指標決定使用效果
碘吸附值(Iodine Number)
衡量活性炭對小分子物質的吸附能力,是判斷質量的關鍵指標。優(yōu)質煤質顆?;钚蕴康馕街低ǔ!?00mg/g,數值越高,吸附能力越強。例如,用于水處理的活性炭碘值一般需≥900mg/g,而廢氣處理可≥700mg/g。
亞甲藍吸附值(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)
反映對大分子有機物的吸附能力,單位為 mg/g。優(yōu)質活性炭亞甲藍值≥120mg/g,常用于印染廢水、廢氣除臭等場景,數值低則對色素、異味的去除效果差。
比表面積與孔隙結構
比表面積(BET):優(yōu)質煤質活性炭比表面積≥800m2/g,更高的比表面積意味著更多吸附位點??赏ㄟ^氮氣吸附法測定。
孔隙分布:理想結構為中孔(2-50nm)和微孔(<2nm)搭配合理。微孔占比高(如≥60%)更適合吸附小分子,中孔豐富則利于大分子吸附,可通過孔徑分布測試分析。
三、生產工藝與原材料溯源
原材料種類與產地
煤質活性炭的原料以無煙煤、褐煤為主,其中優(yōu)質無煙煤(如寧夏、山西產)制成的活性炭孔隙更發(fā)達,吸附性能更穩(wěn)定。若原料為劣質褐煤或混合煤,質量可能參差不齊。
活化工藝
活化方法分為物理活化(水蒸氣、二氧化碳)和化學活化(氯化鋅、磷酸)。物理活化法生產的活性炭孔隙更純凈,適用于食品、醫(yī)藥等高端領域;化學活化法成本低,但可能殘留化學物質,需確認是否符合應用場景的環(huán)保要求。
是否再生或改性
再生炭(重復使用后活化)的吸附性能會下降,價格較低,適用于要求不高的場景(如工業(yè)廢水預處理);改性炭(如負載金屬氧化物)可增強特定吸附能力(如除重金屬),但需確認改性工藝是否規(guī)范,避免二次污染。
四、實際應用效果測試
動態(tài)吸附實驗
在模擬工況下測試:例如處理含甲醛廢氣時,將活性炭裝入吸附柱,通入一定濃度的甲醛氣體,記錄穿透時間(即出口甲醛濃度超標時的時間),優(yōu)質炭的穿透時間更長。
水質 / 廢氣處理效果
用于水處理時,檢測處理后水中的 COD、色度、重金屬含量是否達標;用于廢氣處理時,測試苯系物、TVOC 的去除率。若處理效果與標稱值差異大,可能為質量問題。
耐水性與耐溫性
若用于水處理,需測試浸水后強度是否下降(優(yōu)質炭浸水后破碎率≤3%);用于高溫廢氣時,需確認在使用溫度下(如≤300℃)吸附性能是否穩(wěn)定,避免因高溫導致孔隙結構坍塌。
五、其他輔助判斷方法
價格與性價比
優(yōu)質煤質顆?;钚蕴績r格通常在 2000-6000 元 / 噸,若價格過低(如<1500 元 / 噸),可能是原料劣質或工藝簡化,需警惕。但高價未必等于優(yōu)質,需結合檢測報告綜合判斷。
檢測報告與認證
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(如碘值、強度、灰分等指標),并確認是否符合國家標準(如 GB/T 30202.4-2013《活性炭試驗方法》)。食品、醫(yī)藥領域需額外符合 FDA、中國藥典等認證要求。
小樣試用
采購前先取小樣測試,對比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在實際工況下的表現,避免批量采購后發(fā)現質量不達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