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煤質柱狀活性炭因吸附容量大、強度高,廣泛用于工業(yè)廢水處理、廢氣凈化、脫硫脫硝等領域,其使用壽命直接影響處理效率和運行成本。判斷其使用壽命需結合吸附性能衰減、運行參數變化、再生效果等多方面綜合評估,具體方法如下:
?

一、通過核心吸附指標衰減判斷
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本質是其吸附能力從 “飽和前” 到 “飽和后” 的周期,可通過關鍵性能指標監(jiān)測衰減程度:
吸附容量下降率
碘值 / 亞甲藍值檢測:新煤質柱狀活性炭的碘值通常為 800-1200mg/g,亞甲藍值 150-200mg/g。使用一段時間后,抽樣檢測這兩個指標,若碘值下降至初始值的 50% 以下(如從 1000mg/g 降至<500mg/g),或亞甲藍值下降至初始值的 40% 以下,說明吸附能力嚴重衰減,接近飽和。
實際吸附量測算:在水處理中,通過計算單位質量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總量(如 COD、色度、重金屬離子),當吸附量降至設計值的 60% 以下時,需考慮更換或再生(如設計吸附 COD 0.1g/g,實際降至<0.06g/g)。
穿透曲線監(jiān)測
在固定床吸附裝置中,通過監(jiān)測出口污染物濃度變化:當出口濃度達到進口濃度的 5%-10%(即 “穿透點”)時,說明活性炭床層前端已飽和,需關注;當出口濃度達到進口濃度的 90%(即 “飽和點”)時,判定活性炭完全失效,需更換。
例如:處理含酚廢水時,進口酚濃度 100mg/L,當出口酚濃度穩(wěn)定超過 10mg/L(穿透點),提示活性炭接近壽命終點。
二、通過運行參數變化判斷
在實際運行中,活性炭吸附系統的參數變化能直觀反映其性能衰減:
處理效率下降
出水 / 出氣指標超標:水處理中,若出水 COD、濁度、異味等指標持續(xù)超標(超過排放標準或設計要求),且排除設備故障(如布水不均、管道泄漏),說明活性炭吸附能力不足;廢氣處理中,出口 VOCs、硫化氫濃度超標,可能是活性炭飽和。
運行阻力增大:活性炭床層因吸附大量污染物(如粉塵、膠體)導致孔隙堵塞,運行阻力(如壓力降)比初始值上升 30% 以上(如從 0.1MPa 升至>0.13MPa),且反沖洗 / 吹掃無法緩解,提示活性炭需更換。
再生效果變差
可再生煤質柱狀活性炭(如用于脫硫脫硝),若經過 2-3 次再生后,吸附效率下降至新炭的 50% 以下(如再生后碘值恢復率<50%),或再生后強度明顯下降(破損率>10%),說明活性炭結構已嚴重損壞,無法繼續(xù)循環(huán)使用。
三、通過外觀與物理性能變化判斷
外觀特征觀察
顏色變化:新煤質柱狀活性炭呈黑色、表面有光澤;吸附飽和后,表面可能變?yōu)榛液谏o光澤,且因吸附污染物(如油脂、有機物)可能出現黏連、結塊。
強度下降:取少量活性炭,用手碾壓,若破碎率明顯增加(>20%),或柱狀結構崩解為粉末,說明其物理結構已破壞,無法繼續(xù)使用(強度是煤質活性炭的關鍵指標,新炭強度通?!?0%)。
重量與堆積密度變化
吸附飽和后,活性炭因吸附污染物重量會增加(通常增重 10%-30%);若堆積密度(新炭約 0.4-0.6g/cm3)較初始值上升 20% 以上,可能因孔隙被堵塞、結構致密化,導致吸附通道失效。
四、結合使用場景與經驗數據判斷
不同應用場景中,煤質柱狀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有經驗參考值,可結合實際工況調整:
工業(yè)廢水處理: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水(COD<200mg/L)時,壽命通常為 6-12 個月;高濃度廢水(COD>500mg/L)可能縮短至 3-6 個月。
廢氣凈化:處理低濃度 VOCs(<1000mg/m3)時,壽命約 3-6 個月;高濕度、高濃度廢氣(如噴漆廢氣)可能 1-3 個月即需更換。
脫硫脫硝:用于煙氣脫硫時,若采用再生工藝,單次使用周期約 1-3 個月,總循環(huán)壽命(再生次數)通常為 5-8 次。